金,自古以来是人类追逐的事物。因散发着如太阳般不灭、不褪、不腐、不锈的光芒,黄金被视为神秘崇高的象征,超凡而脱俗,凭借它,人类追逐天空的太阳、宗教的神明、永恒的生灵。因具有交换万物的价值,黄金被视为权贵、欲望的代表,在尘间俗世中,人们黄金装点着生活的一切:宫殿、器物、饮食……
神性的光芒
太阳崇拜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狂热精神,而黄金被当成太阳的化身。古埃及人的谚语中记载“黄金是可以触摸的太阳”;古巴比伦人称黄金是“太阳神洒落人间的汗水”;而中国古代先民则把太阳叫做“金乌”。
太阳马车非常直接地证明了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拜,黄金圆盘即太阳,放在轮子上象征着运动。他们向太阳神祈求和献祭,相信只有这样,太阳才会每天升起。在许多神话里,因为太阳马车每日载着太阳穿越天空,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并且,在一天结束时,马车会落到地面,世界进入黑夜。
埃及黄金面具,是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特卡蒙死后所戴面具,发现于图坦卡蒙陵墓中。面具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金箔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太阳和神鸟,因此,考古学家们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箔。

东西方都将黄金用在宗教之中来表现各自的神明。西方基督教圣像中使用黄金来表现上帝之光,并在金碧辉煌的教堂内使用大量的马赛克镶嵌画使教众感受神明的存在;东方佛教将贴金工艺广泛运用在佛像、佛教壁画、佛经上去表现佛性。

“创世纪之初,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公元312年一位权力强大的罗马君主坦丁大帝看到了那道光,他改信了代表穷苦人民的基督教,于是在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中出现了很多神的穷苦形象。而过了几个世纪,圣像画中却出现了黄金的颜色。
尘俗的宴飨
黄金作为权贵的象征,古时的皇室、贵族等竞相使用黄金设计的各种物品如金殿、金饰、金衣等以借黄金的荣光显示自己地位的显赫。而传统的金箔锻制与贴饰工艺、1840年的电镀技术的发明使金子更加普通的使用,多少了满足平民对金的渴望。
意大利雕塑家本韦努托·切利尼制作的《盐罐》。这是 1540-1543期间,他在巴黎为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而设计的。这是一个金匠的作品,被佛朗西斯一世委托所作,展示了海神尼普顿和泰勒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坐着,一个指向盐,另一个指向胡椒,当然这件作品的价值不止是用来展示这些矿物质。它实际上代表了世界的起因,当然还有弗朗西斯一世,这位长官应该成为代表这一切的头领。这是金匠作本韦努托·切利尼制作的唯一存世的作品,他是风格主义时代最重要的金匠。

艺术家将金运用要到其画作中,于尘俗中求得脱俗。如奥地利艺术家克利姆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目睹了大量拜占庭马赛克镶嵌风格作品将金银箔、螺钿、玻璃、玛瑙、孔雀羽毛、蜗牛壳等材质融合在画作中,创造了一种炫目的装饰效果。

其中一幅《吻》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被称为是爱情最后的温言软语。这幅画用了大量金色,光金箔就用了八种,有些是平铺在画面上,有些加入灰泥或者虫胶,以创造出宝石般的纹理。拜占庭的马赛克镶嵌形式也在这幅画上显现得淋漓尽致。